国考报名相关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江苏公务员考试网 >> 时政要闻 >> 公考要闻

2022年国考公告全面解读:取消定向计划,严限服务年限!

发布:2021-10-15 09:28:28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于10月14日正式发布,报名时间为2021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共计10天。公共科目笔试将于11月28日举行,2022年1月公布笔试成绩和最低合格分数线。本次计划招录31242人,招录人数与去年相比增加了5516人,同比增幅高达24.44%。针对本次公告,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小编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便于考生参考。
 
  一、考情解读
 
  (一)招录形势
 
  今年国考“势头强劲”,扩招近24.5%
 
  分析近5年国考招录人数情况,除2019年国考招录人数“陡降”以外,近5年招录人数基本相对平稳。2019年经历国家机构改革后,国家公务员招录计划压缩一半,不过,2020年和2021年招录人数均持续增加,升温显著。2022年国考计划招录31242人,与去年相比,增加了5516人,扩招势头强劲。
 
\
 
  去年国考招录人数只比前年增加一千多,然而报考人数却增加了12万,可见疫情之下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今年,各地疫情不时复燃,加上河南突发千年一遇的暴雨灾情,让大量企业经营受损,影响到很多人就业。这种形势下,大家都意识到有一份稳定工作的重要性,加上国家公务员考试局给出的利好政策,今年公务员大幅扩招,帮助广大求职者多一个选择的同时,也意味着今年有可能有更多考生加入考“公”大军。
 
  (二)报考情况
 
  1.报名时间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为2021年10月15日8:00—10月24日18:00,与去年保持一致。
 
\
 
  今年国考报名时间依然是10天的时间。根据往年国考报名的情况分析,大多数考生会选择在报名的前两天进行观望,而报名中期阶段报考人数会激增,报名最后两天会出现“井喷”。考生需要掌握科学的报名“节奏”,即前期观望、中期报名、预留修改时间。考生在报名前期要细致完成职位筛选,准备各项报名信息,以便顺利完成网络报名。对材料填报不全的考生,要给自己留有一个补充材料的时间。对可能不符合职位要求、不能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要留出改报其他职位的时间。
 
  2.笔试时间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的笔试时间为2021年11月28日9:00—11:00。《申论》科目的笔试时间为2021年11月28日14:00—17:00。
 
  8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笔试时间为2021年11月27日14:00-16:00。
 
  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的人员以及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笔试时间为2021年11月27日14:00-16:00。
 
  3.笔试时长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总时限为120分钟,各模块不分别计时,但都给出了参考时限,供考生参考以便分配时间。《申论》科目考试时限为18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5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30分钟。专业科目考试和外语水平考试时间均为120分钟。
 
  (三)备考情况

  1.备考周期
 
  2022年国考网上报名时间定为10月15日至10月24日,与去年保持一致。而今年的笔试时间定为11月28日,比去年提前1天,备考周期略微缩短,考生要抓住此次一个月的黄金复习时间进行备考,可以结合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教程和公务员考试快速提分手册,系统性地进行复习,了解基础知识点、方法和技巧后,再针对自己的薄弱题型着重训练、突破,争取在短时间内为自己“镀金”。在此提醒广大考生,要做“赛跑者”,而不是“陪练者”。
 
  2.备考计划
 
  距离2022年国家公务员笔试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建议考生制定一份高效备考计划,全力以赴进行考前冲刺,为实战做好准备。
 
  知识储备阶段:①认真研读公告、大纲;做1套国考真题。②结合教程学习,夯实基础知识;真题+模拟题交替训练。③再做1套国考真题,检验复习成果。
 
  巩固提高阶段:①查漏补缺,专项训练,有针对性练习。②进入题库,进行题海战术,实战演练,做大量真题和模拟题为主。
 
  调整冲刺阶段:①做真题,翻阅错题、笔记。②调整身心状态,放松心态迎考。
 
  二、政策解读
 
  (一)进一步推进分级分类,公共科目试卷变为3类
 
  国家公务员考试一直致力于科学化考试,合理选拔人才,今年国考进一步推进分级分类考录,试卷分类分级出现重大变化,往年只对省级以上和市(地)级及以下机构职位分别命制公共科目试题,今年公告指出“公共科目笔试试卷分为3类,分别适用于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和行政执法类职位。所有报考者均需参加公共科目笔试。”这说明选拔更有针对性,更好满足不同类别不同层级机关对人才的不同需求。突出对专业能力和素质的测查,对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和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商务部等部门的8个非通用语职位实行“2+X”考试模式,即除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两门公共科目考试外,考生还需要统一参加专业科目考试或外语水平测试。
 
  (二)取消定向招录计划,重新定义基层工作经历
 
  近年来,国家公务员局招录一直坚持基层导向,加强基层队伍建设,致力于选出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基层。往年都是拿出10%—15%的计划用于特殊招录。而2022年国考公告中取消了专门针对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的特殊招录计划。基层服务人员要尤其注意今年的职位表,是否设有专门岗位或备注条件。今年国考公告中对基层工作经历重新定义。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政机关,村(社区)党组织或者村(居)委会,以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工作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在此列)。在基层工作经历中增加一条“直辖市区(县)机关工作经历视同为基层工作经历”。
 
  (三)专业能力测试并入笔试,增加调剂实行方案
 
  今年国考公告中取消了面试阶段中的专业能力测试,这并不是说今年取消专业能力测试,这一测试将在笔试阶段进行,这一变动对考生来说,备考难度加大,在复习公共科目的同时还得同时兼顾专业能力的笔试科目。与此同时,今年国考公告明确规定,调剂在公共科目考试内容相同(即指报考者应答的是同一类试卷)的职位之间进行,即在同一类试卷之间进行调剂,这对考生来说更加公平,相当于同类条件下的二次PK,第一轮刷下来的考生要密切关注。
 
  (四)艰苦边远地区降低门槛,严格限定最低服务年限
 
  地处艰苦边远地区的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根据《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可以采取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条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历、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等措施,适当降低进入门槛。
 
  今年国考公告中严格限定倾斜政策录用人员的最低服务年限:对于通过降低进入门槛等倾斜政策录用的人员,应当在所报考市(地、州、盟)辖区内的艰苦边远县乡机关最低服务5年(含试用期);未满5年的,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本市(地、州、盟)内的上级机关和非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也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其他市(地、州、盟)和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机关(包括其中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
 
  (五)严格把关,突出政治考查,不唯分取人
 
  考察工作突出政治标准,招录机关在考察过程中,将采取多种形式,全面了解考生的情况,重点了解政治表现和政治倾向,并对档案进行严格审核。对政治上不合格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突出考查政治素质、道德品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学习和工作表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情况,以及是否具有应当回避的情形,身心健康状况。部分中央一级招录机关实行差额考察,综合考虑人选的考试成绩、体检结果和考察情况等,择优确定拟录用人员,不唯分取人。
 
  (六)致力维护公平公正,贯彻“诚信报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一向致力于维护公平公正。倡导诚信报考,建立健全公务员录用考试诚信档案,对公示或备案后放弃录用资格的人员采取一定约束措施。招录机关在考察过程中,将采取多种形式,全面了解考生的情况,重点了解政治表现和政治倾向,并对档案进行严格审核。对政治上不合格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七)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可适当调整
 
  在招考组织实施过程中,将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要求,落实防疫措施,必要时将对有关工作安排进行适当调整。
 
  三、细节提醒
 
  (一)年龄限制
 
  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5年10月至2003年10月15日期间出生),2022年应届硕士毕业和博士研究生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至40周岁以下(1980年10月以后出生)。
 
  (二)基层工作经验
 
  基层工作经历的截止时间为2021年10月。
 
  (三)考点选取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等部门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者在网上报名时,务必将考点选择为北京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者在网上报名时,务必将考点选择为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或者直辖市
 
  附: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生须知重要时间点
 
\
 
  提醒广大考生注意:避开报考高峰期,把握好报名时间。在职位的选择上,要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职位。整个报考流程在每个环节上留给考生的时间都很充裕,能够保证考生从容完成报考,考生应牢记各个阶段的时间节点,认真查看公告,参考公告解读,以免因自己的大意而与公考“失之交臂”。最后,祝愿各位考生都能顺利报名,“金榜题名”!
 

点击分享此信息: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23 http://www.jss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5022290号-13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